原标题:
本报记者 乔金亮摄
春节长假期间,记者来到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唐三营镇石片村,这里地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这个4年前人均年纯收入仅1700多元的山村是如何脱贫的?记者驻进村里一探究竟。
对接会上话产销
在石片村蔬菜大户刘金刚家里,记者刚跟他聊了不到10分钟,村党支部书记石俊国就急急忙忙跑进来:“镇里的对接会你别忘记了,咱村的几个大户都过去。”记者跟随他们来到了镇政府一间会议室里。会议室里坐了30多个人,都是镇里的设施农业大户。
唐三营镇副镇长赵志勇是主持人,“我左手边这位是山东鱼台世民食品公司总经理郭世民,公司在本地新上了一个蔬菜深加工厂,占地60亩。他来主要是欢迎大家给蔬菜脱水厂提供原料以及合作种植一些优质出口品种。”
郭世民带了公司引进的韩国高产辣椒种子样品,同时在镇里流转了130亩地,准备建设高标准大棚,为农户标准化种植做示范。
“让我看看你的种子。”刘金刚拿过种子,看了一眼后吐了下舌头,“乖乖,上面全是英文和韩文。”“100克的包装里有1200粒微型种,售价140元。摊下来,每粒1角钱,不算贵。”郭世民介绍,这种辣椒亩产能到3000斤,生长期3个月。已经在湖北实地种植,产量稳定。“大家种出的辣椒,我们公司负责回收,大家不能随便卖给别人。”
蔬菜大户、石片村党支部书记石俊国接过话茬,“眼下村里大棚没订苗的还有很多,去年有少数人的西红柿不耐存,价格不理想,希望将来能提供一些好品种。”
“这两天,隆化县县长李东正在北京全力协调农产品销售,跟电商合作,争取咱的绿色农产品摆上首都餐桌。镇里也准备成立个蔬菜协会,方便大家互通市场信息。”镇长刘海峰说,镇里不会引导大家具体种哪种菜,“要改变观念,根据市场需求来摸索。另外,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要有质量意识,如果要打造有机蔬菜,就不能施化肥、农药。”
大棚座座向太阳
在回村的路上,村支书石俊国告诉记者,石片村全村有495户、2000多人,耕地面积只有5000多亩。在2011年底时,人均年纯收入仅1700多元。靠着发展大棚蔬菜,全村实现了户均一个棚。如今村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5000多元,1150人脱贫。
来到村民张立敏家时,她正在电脑前选购年货。48岁的张立敏经营着8个大棚,全部种植大棚西红柿。2012年底,政策扶持大家搞蔬菜大棚,对每个棚补贴4600元。“建一个棚总共1.2万元,补4600元,我就动心了。”张立敏说。
第二年就赶上了西红柿的好价钱,均价卖到一斤1元多,最高到了2元。她也有遗憾,去年选品种有点失误,不耐保存。别家的欧盾西红柿因为耐储存,每个棚纯收入是7000多元。她的儿子明年就要上大学了,学费有着落了,家里还买了电脑,通了宽带。
45岁的村民石俊强也经营着8个大棚,不同的是他家还有20亩露天蔬菜。原有承包地10多亩,分散在四五个不同的地块。“早就想建大棚了,刚好有项目补贴。一开始只种了2个大棚,后来效益好,就扩大到了8个。”他的大儿子在吉林上大学。“儿子的学杂费都是我‘种出来’的。”石俊强言语中透出了骄傲。
最近两年,石俊强参加了不少学习。结果发现人家不少是温室大棚,冬天照样郁郁葱葱,收入比冷棚高不少。受到启发的他准备年后也上点暖棚。“现在村里几乎都是冷棚,如果有暖棚,秧苗就可以自己育,也不用打电话订了。冬天还不空棚,可以种别的。只是暖棚投入大。”临别时,石俊强叮嘱记者,“听说国家在推种植业保险,帮忙呼吁一下把冷棚蔬菜的保险也纳进来吧。”
合作社里谋共富
在村里走访,记者在连片的大棚区里见到了51岁的邢振君。他是振君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有50个大棚,其中28个棚是老邢和他亲戚的,另外22个棚是12个农户的。老邢给合作社选择的品种是欧盾,收益是普通品种的2倍。
“合作社更容易享受国家补贴。按照规定,新增项目资金侧重支持合作社,我们会把补贴量化到每个社员。集中连片好处多,不仅便于用水用电,还能统一采购化肥、农膜等农资,一年能节约不少钱。”老邢说。
谈话间,安徽蔬菜批发商张从镇来到了老邢的大棚区。他想趁着冬闲的时候,把老邢的大棚膜换成优质无滴膜。无滴膜能提高西红柿的光泽度,老邢记得合作社的技术员马天明也说过。马天明是老邢专门从廊坊聘请的,每月工资开到了6000元。“要尊重科技,这个钱花得值,他还教会了我蜜蜂授粉技术,去年拿出10个棚试验,结果7分地的小棚年产1.4万斤西红柿。”
村民李玉芹在老邢的大棚里打工。记者到访时,正赶上李玉芹丈夫张建军从外地打工回家,一家人正在一起包饺子。
还有一个种植欧盾西红柿的是刘金刚。刘金刚是昌盛专业合作社经理。他除了负责自己20个大棚的销售外,还要负责合作社几十户社员的市场。刘金刚对未来的发展也有了考虑,“除了走批发市场,还可以搞观光采摘,吸引来承德旅游的人,效益比直接卖西红柿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