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本报记者蔡茂楷
“住的是茅草房,点的是煤油灯,吃的是地瓜饭,配的是苦菜加盐水。”这句令人心酸的话,是上世纪80年代赤溪畲族村群众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到2000人的赤溪村是福建省宁德市236畲族村之一,该市有42个少数民族,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其中畲族人口18.9万,占全国畲族人口的四分之一。
“实现全面小康,少数民族村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秉持着这一信念,宁德市以“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弱鸟先飞”的进取意识,帮助赤溪畲族村脱贫致富,三十多年间,历经三个阶段,实践三种模式,终于脱贫致富,2014年赤溪畲族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
第一部曲,十年“就地帮扶”,全力“输血”收效甚微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读者来信《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反映了赤溪畲族村下山自然村(22户88名畲族群众)的贫困状况。这一报道,激起了全国各地的强烈反响,也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当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由此拉开了全国性扶贫攻坚工作的序幕,一场波澜壮阔、旷日持久的反贫困事业在全国“引燃”。
“燃点”赤溪畲族村被视为“中国扶贫第一村”,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改革开放之初,虽然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不怎么富裕,赤溪还是收到了全国各地读者寄来的钱物。作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具体举措,宁德市(当时为宁德地区)领导和相关部门多次深入山村走访调研,寻求“就近帮扶”对策,投入资金和项目,期望通过引导发动村民养羊、造林等方式来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试图帮助村民找一条致富路。
“就地帮扶”持续了十年,但由于自然条件过于恶劣,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尽管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年年给钱、送物、供良种,其结果仍然是钱花光了,物用尽了,帮助其发展的羊群患疾病九死十残,种下的庄稼尚未成熟就被野猪拱掉,栽培的中药材也因土地贫瘠难以生长。
让当地干部更加“沮丧”的是,这种“要我脱贫”式的扶贫开发,使得村民们缺乏谋事创业热情,族群邻里不和,打架斗殴、赌博、上访告状等时有发生。
自给自足经济造成村民视野不开阔、观念守旧,等、靠、要思想严重,听天由命,不思进取。“输血”式扶贫进行了十年,但收效甚微,1994年,下山畲族村人均收入仍不足200元。
第二部曲,十六年“异地搬迁”,倾力“造血”成效初现
面对“输血”没效果,“造血”缺功能,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穷山村,1995年,宁德市(当时为宁德地区)提出了整村搬迁、异地安置的扶贫模式,取名为“造福工程”。
“造福工程”采取政府引导、部门支持、社会资助、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进行,在赤溪畲族村主村新建两排楼房,异地安置下山村畲族自然村22户畲族群众,使祖祖辈辈蜗居在茅草房的下山溪人走出了山旮旯,安居在“长安新街”上。
赤溪畲族村原有十多个自然村,分散在各个不同的角落,不仅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威胁着村民们的安全。在随后的几年中,赤溪畲族村先后将包括下山溪在内的一些自然村的200多户800多名畲、汉群众搬迁安置到长安新村。搬迁后,村民重新分到了粮田,政府为安置点解决了饮水、用电、小孩上学等问题,实施全方位的“造血”,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引导他们走上致富之路。
“要致富,先修路。”针对交通瓶颈,赤溪畲族村先后修建了连接磻溪、白琳等附近乡镇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以及通主要自然村的水泥公路,与国道、省道实现无缝连接,使畲村告别了“深山孤岛”的历史。
此外,还建成了饮水工程、村内公路水泥、慢道工程、农民公园、人民会场、村委楼等一批基础设施,改造了电网,整治了村容村貌、雨污管道、村边溪岸,完善了公共服务功能,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已为赤溪畲族村投入交通、水电等各项基础设施项目25个、建设资金8339万元;正在实施和计划实施的项目13个,建设资金10785万元。
“树挪死,人挪活。”“异地搬迁”逐渐改变了村民的思想观念,形成了“自强不息、锲而不舍、村荣我荣、不断超越”的赤溪畲族村脱贫精神。实现了“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转变的赤溪,出现了一系列新气象,村民们主动求发展、提建议,坚持“要钱要物不如要发展要项目”。
第三部曲,实施“整村推进”,建设“百姓富、生态美”新农村
2011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将赤溪畲族村确定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这是福建省自2004年开始实行的一种扶贫开发模式,每轮三年,每轮安排帮扶200多个贫困村,每个村由一个省直单位或中央驻闽单位为责任单位实施帮扶。
帮扶赤溪畲族村的福建省民族宗教厅,确定了“生态立村、农林强村、旅游富村”奔小康之路,并制定了三年帮扶规划,明确每年度发展项目,协助各方投入资金,从发展生产、基础设施完善、民生改善、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帮扶,安排一名干部驻村任支部第一书记,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工作。
在省民族宗教厅的帮扶下,近年来,赤溪畲族村找准定位,做足生态文章,利用丰富的生态林和水资源,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建设“农业强村”。村里已组建的两家农业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了生态有机茶、珍贵苗木、淡水特色养殖、高效毛竹、特色禽养殖等“农业示范基地”,近三年垦复毛竹林800亩,种植各种珍贵苗木1万余株、红心蜜柚和黄栀子500余亩。
此外,依托附近5A级太姥山风景资源开展生态旅游,推进“旅游富村”。近年来,赤溪畲族村先后引进万博华、耕乐源、杜氏生态农庄等旅游公司,累计完成旅游项目投资8000多万元,村民也自发办起了30多家“农家乐”餐厅,吸引了大量游客。
“只有‘输血’和‘造血’并重,‘扶智’和‘扶志’并举,才能啃下欠发达少数民族聚居村脱贫致富这块硬骨头。”宁德市委书记廖小军说。在社会各界的帮扶下,三十多年间,赤溪畲族村实现了从穷山村到小康村的华丽转身,成为宁德市少数民族聚居村摆脱贫困、建设全面小康的一个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