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他乡高薪当白领不如回家种红薯

三农 河南日报农村版 2015年02月10日 09:3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苏桂州在检查粉条包装

  □本报记者巴富强通讯员马治卫文/图

  商水县袁老乡大学生苏桂州放弃北京30万元年薪,回乡成立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集红薯种植与深加工于一体的路子,加工的红薯制品销往全国各地。

  对于苏桂州返乡种红薯的决定,认识他的人至今仍不理解。当年他大学毕业后,短短几年就升任为北京一家公司的技术部经理,年薪30万元。然而当大家为他喝彩时,苏桂州却辞职回到商水县老家承包土地种起了红薯。

  2月8日上午,记者在商水县黄寨镇小集村见到苏桂州时,他正在自己创办的红薯深加工车间忙着检查包装质量。

  “我今年37岁,出生在商水县袁老乡方庄村。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由于品学兼优,2002年我刚毕业就被北京一家电梯公司聘为技术员,2006年升任技术部经理,年薪30万元。”苏桂州说,那时亲朋好友都很羡慕他。

  2009年,苏桂州回老家过春节,特意在老家找红薯粉条吃。“我从小到大就爱吃粉条,可这次在家吃的粉条,怎么也找不到小时候吃的那种感觉了。问其原因,才知如今纯红薯粉条很难买到。”苏桂州说,“回京谈起此事,朋友也有同感。大家对纯红薯粉条都青睐有加,为啥不去生产?”很快,苏桂州的脑海里闪现一个念头:回乡承包土地种红薯。“人各有志,我相信在农村种红薯也会大有作为!”苏桂州说。

  说干就干。2009年苏桂州婉拒公司挽留,带着前期积攒的100多万元资金,回到商水县袁老乡承包300多亩土地,并成立了红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育苗、施肥……苏桂州忙得不亦乐乎。“由于缺乏管理经验,红薯收获后加工出的淀粉放到窖池后,夜间流了出来,浪费一半多。用剩下的淀粉去做粉条时,才知道由于淀粉加工时忽略了‘过细’环节,这些淀粉根本制不成粉条。结果,这次我赔了70万元。”苏桂州说。

  首次种红薯失败后,苏桂州并没有气馁,更加重视技术。从此,苏桂州去北京、上海等地,四处请教红薯领域的专家。经过不断探索,他终于走出了一条集红薯种植与深加工于一体的路子。如今通过技术攻关,他不仅解决了红薯粉条无明矾、无明胶、无色素的工艺,还自主研发出红薯Q粉等新产品。

  “目前,我承包土地1000多亩,加工的红薯制品销到了全国各地,明年争取走出国门。”畅想未来,苏桂州踌躇满志。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