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一首村歌唱红一个文化产业村

三农 农民日报 2015年02月09日 08:52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美丽大陈村引来众多游客。

  村民在标准化的厂房内制作大陈面。

  大陈村村支书汪衍君带领村民在汪氏宗祠内唱村歌。

  肖梁郑积亮余静轲文/图

  “轻轻的在风中翻转,香香的在碗中盘旋,美美的和着我们欢笑,那芳香诱人的大陈面……”日前,在浙江省江山市大陈乡大陈村一年一度的麻糍文化节上,在古韵盎然的汪氏宗祠里,在村支书汪衍君的带领下,人们再次唱响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

  在大陈村,有两件事村民们即使做万遍也不厌倦,一是吃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二是唱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村歌,不仅丰富了大陈村民业余生活,凝聚了人心,提升了幸福指数,也在传承文化中催生了兴村富民的新产业:大陈面在村歌的宣传下,产量从300吨猛增到现在的5000吨,产值达3千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4000元,到现在11000元”;去年,大陈村还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旅游,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用唱歌管理村庄

  汪衍君块头大,嗓门更大,是大陈村土生土长的汉子,是一个活脱脱的庄稼把式。2005年,这个当过兵、在外打拼多年、有生意头脑的汉子被村民推选为村支书。村民希望见过世面的他能够带领大家撑起一片天,为古却贫的大陈村带来新生机。

  因为喜欢唱歌,汪衍君打算从唱歌开始入手管理村庄。此后,村里开会谁迟到了,不直接批评,而是罚唱歌一首;每逢节庆,村民们要在村里的戏台上放歌一回;谁家有了喜事,汪衍君也是带头唱歌祝贺;每年,村里人还要在村里的戏台上摆“红歌”擂台……

  几次下来,村民变了样,村庄也变了样。

  说到变化,村委会主任邱红星很是欣慰。一开始,他并不看好唱村歌,认为这是不务正业。“我们是村干部,要调解邻里矛盾、要抓经济发展,这些大事都忙不过来,还有闲情唱歌?”他心里一直嘀咕:村歌能唱出什么名堂呢?很快,他就发现,邻里不和谐唱没了,互相不说话的婆媳也唱和好了,“孝子贤孙”、“十佳绿化示范户”、“文明和谐家庭”等不断涌现,村里有什么事,村民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

  在大陈村,家家户户都会唱村歌。“街坊邻居有空就来我这里唱两句,连92岁的老奶奶都会来唱。”71岁的村民汪衍勤说。合唱是大陈村的保留节目,不限人数,谁都可以参与,哪怕去走两步、伴个舞也行。“最多的一次,有400多人一起合唱《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差不多全村在家的人都来了。”不经意间,村歌和每个大陈农民紧紧联结在一起。

  “村子要发展,要靠人,人心顺了,村子的发展就如鱼得水,让村民唱歌玩乐器就是这个道理。”他说。

  将村歌唱响全国

  提起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的创作,汪衍君认为,这一切都来自一个“情”字。

  2008年夏的一个休息日,在江山一家专售大陈面的小店门口,汪衍君与曾经为他写过村歌的何蔚萍不期而遇。汪衍君当即又出一题:“能否为大陈面写首歌呢?”何蔚萍一愣:“写面条……写广告歌?”

  “不!不!不!”汪衍君显得有些激动,“大陈面是妈妈的一双巧手用心揉出来的,吃了妈妈做的大陈面,学子更勤奋,游子不忘家。”真情被点燃,下笔如有神,何蔚萍回到家,当晚就写出了《妈妈的那碗大陈面》。

  当首届全国村歌大赛消息传来后,汪衍君携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参赛。其中《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获得全国村歌十佳作词奖,汪衍君在央视深情演绎的《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从2800多首村歌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村歌十大金曲奖”。

  传承500余年的制作工艺

  大陈面是大陈村的传统美食,已有500余年的制作历史,因“水煮不烂、隔夜不沾”的特点广受喜爱。但由于受家庭作坊式生产、销量、天气、卫生等条件的制约,一直难以做大规模,打响品牌。

  随着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的到处传唱,大陈面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村里产的大陈面供不应求,春节前就断货了。”汪衍君说,这首歌就像一则唯美的广告,为大陈面一下子注入了艺术气息,销售市场马上打开了。

  现在随着销路的拓展,汪衍君联合村里原有大陈面作坊主汪长春家,建起了标准化厂房,改用机器制面,并开发出了胡萝卜、葛粉、紫苏等十来个口味,吸纳村里100多名劳动力。大陈面本身良好的品质,加上精美的包装,在村歌的宣传下,产量从300吨猛增到现在的5000吨,产值达3千多万元,“村里2005年人均年收入4000元,现在是11000元”。

  音乐、美食互促互帮,《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不仅迅速打响了大陈面的招牌,增加了村民的就业机会、提高收入,也让大陈村获得了“中国村歌发祥地”的荣誉,大大提升了知名度。

  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

  在汪衍君的眼里,家乡大陈村是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成片连群的徽派古建筑,纵横交错的斑驳青石路,古色古香的汪氏宗祠,无不向人们展现着古村落的文化魅力。然而,让他痛心的是,某些传统文化不但没有推陈出新,反而在不断演变中变味了。如沿袭数百年、每年庆贺秋收的“麻糍节”,简直变成了比吃喝、比排场的一场大赛,谁家的客人请得多,谁家的吃喝最热闹,谁家的面子就大,让人觉得俗不可耐。

  汪衍君与“村两委”的伙伴们“共商村是”,引导村民让变味的“麻糍节”来一番脱胎换骨,“麻糍文化节”应运而生。自此,传承了数百年的传统节日,有了舂麻糍擂台赛,有了村民排演的威风锣鼓、民间座唱以及歌舞表演,有了村民评出的好媳妇、文明家庭表彰仪式,有了土特产展销与风味小吃品尝的摊子,也有了古村落的参观旅游“节目”……化腐朽为神奇,变庸俗为高雅。

  从2005年开始,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汪衍君积极筹集资金,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修缮宗祠、古民居、古巷道;邀请专家、学者前往村中,充分挖掘大陈古村的文化;村里出资购买了音响等设备,相继成立唢呐班、腰鼓队、排舞团,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一项或多项活动……

  “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一个村文化建设搞好了,就多一份和谐,多一份幸福感。”汪衍君说,自2005年担任支部书记至今,汪衍君成功实现大陈村集体经济转亏为盈的目标,从原来的负债经营到如今年收入达23万余元。眼下的大陈早已脱掉了贫穷的帽子,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幸福乡村。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