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从外地“倒奶”现象看吉林省乳业发展

三农 吉林日报 2015年01月29日 08:52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由于进口奶激增,加上乳企自建牧场等多种因素,国内部分地区出现奶农“倒奶杀牛”现象。吉林省奶业市场也受到大气候影响,奶牛养殖场及合作社低利润运行。专家称,乳业困局凸显奶牛养殖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奶农需改变“小户+乳企”这种既有的发展模式,融入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模式之中,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记者从1月26日召开的全省畜牧业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4年,全省养殖奶牛23万头,鲜奶产量52万吨,在全国属中等水平。2015年的发展目标是:养殖奶牛24.5万头,增长16%;鲜奶产量55.6万吨,增长6.5%。吉林省现有1.6万多户奶农牛奶一半卖给本地企业,一半卖给外地企业。

  原奶价格降低

  养殖合作社低利润运行

  “进入2015年,我们的牛奶销售量没有变化,但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了。”榆树市瑞祥鲜奶收购站负责人张卫说。

  这家奶站是榆树市大岭镇瑞祥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办的,每天产奶量为3吨左右,该站一直为“蒙牛”供奶,到目前尚未出现限购或拒收。

  “不过,从2014年3月开始,收奶的价格越来越低了,每次调价都得降0.20元,现在收购价格为每公斤4.2元。利润已经很低了,如果再降价,我们就得赔钱了。”张卫说。

  榆树市保寿镇团山村奶牛养殖场,有1000多头奶牛,每天产奶量7.3吨,长年为“雀巢”供奶,今年1月份开始,“雀巢”每天只收购5吨到6吨,剩余的奶只能自己想办法低价出售。负责人说,目前养殖场处于赔钱状态,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再过一两个月,他就要考虑缩小规模。

  “我们家一天产2吨牛奶,已经没有企业来收购了,现在主要靠拉到市里,以每公斤2.5元-3元的价格卖给奶吧。”长春市朝阳区富锋镇范家村五社富民奶牛场的毕国仁说。

  1月19日,记者来到毕国仁家的养殖场,刚挤出的2吨新鲜牛奶,只拉走了一小部分。两个奶罐都是满的。毕国仁说,市场好时,场里有400多头奶牛,不管每天产多少牛奶,都有企业来抢奶源。从2014年2月开始,突然就从“抢奶”转为“过剩”,奶卖不上价了。

  农安县双隆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300头奶牛为例,按照养殖牧场的合理配比,其中有180头奶牛为产奶期的奶牛,300头奶牛每天饲养费用大约在9000元左右,而180头奶牛的产奶量平均每天产奶2700公斤,单算饲喂成本,每公斤奶卖3.3元钱才能合上,再加上人工费、运输费、电费等其它费用,每公斤牛奶的成本为3.6元。养殖场的规模越大,成本会相对降低,而规模小,反而成本会更高。“对于奶农来说,利润低还可以勉强维持生存,乳企限购或者拒收原奶才是最致命的。”

  国内奶业市场不景气

  信任危机使洋货趁机“攻城”

  “国外奶粉降阶、对国内食品安全的信心尚未恢复、消费者对乳制品的消费习惯都是影响奶业市场不景气的原因,但内因还是奶牛养殖业本身的规模化现代化程度不够,抗市场风险性不强导致的。”吉林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金晓彤分析说。

  榆树市保寿镇团山村奶牛养殖场负责人杨文生在该行业做了10多年,奶价下滑后,他通过新闻及其他渠道了解信息,并分析了下滑原因。

  他说,当前生鲜奶市场低迷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大量国外奶粉进入中国,国外奶粉价格便宜,每吨奶粉到岸价在2万元左右。而国内市场,每吨鲜奶的成本价格在3600元左右,按照8.5吨生鲜乳生产1吨奶粉的比例计算。国内1吨奶粉的价格高达3万元以上。除了纯牛奶、巴士奶等一些必需使用鲜奶的乳产品外,其它的如复原乳等乳饮品,使用奶粉的成本要低很多,所以企业选择国外进口奶粉制作还原乳等产品来降低成本。这种现状不仅拉低了鲜牛奶的价格,更可怕的是,挤压了鲜牛奶的需求量。“但奶粉还原成乳制品和鲜奶制品的营养是不可比的。”杨文生说。

  记者在走访长春市一些大型超市时发现,乳产品的品种琳琅满目,巴氏奶、纯牛奶、酸奶、风味酸奶、各种口味的早餐奶、儿童奶等,乳产品外包装上标有:纯牛奶、调制奶、乳饮料、复原乳等。除了部分厂家的促销活动外,并没有明显的价格变化。

  记者仔细查看了各种乳产品的配料,只看到“旺仔牛奶”(复原乳)、“每益添活性乳酸菌饮料”在配料中标有“乳粉”字样。导购员告诉记者:“没有消费者特别注意配料,更没有问是不是奶粉复原的,大家都是喜欢什么口味就拿什么口味。”

  市场危机也是转型机遇

  养殖业需要加快规模化进程

  吉林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金晓彤说:吉林省的乳业是一个相对完全竞争的行业,市场的变化虽然有其复杂因素,但主要还是会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也是有规律可寻的。改变这种现状,最重要的是寻找内因,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

  在乳业的产业链中,养殖业处于最前端,也是最薄弱的环节,养殖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影响着整个乳制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因此,研究奶牛养殖环节的经济效益对乳制品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金晓彤认为,吉林省养殖业由粗放型转向规模化十分必要。20年前,“公司+农户”这种模式被当作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形式大力推广,也确实解决了不少现实问题,但这种形式注定是温饱阶段的产销模式,在渡过温饱阶段之后,这种模式的先天劣势就暴露出来了,那就是利益分配不公,奶农和乳企经常发生矛盾,单个的奶农没有任何和乳企谈判价格的可能。随后涌现的牧业合作社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但许多只是形式上合作,奶农之间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合力。

  散养户由于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理念,养殖效益明显偏低,很难消化近年来饲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很容易在市场竞争中自然淘汰。所以,奶农唯有改变既有的发展模式,融入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模式之中,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恢复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也非常重要。”金晓彤说,政府及媒体对消费者健康消费引导也是十分必要的,一些乳制品常识需要进一步宣传。

  在低迷的市场氛围中,吉林省的奶牛养殖户们也在探索出路。

  从2013年起,农安县双隆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先生,就探索奶站如何摆脱这种受制于奶企的弱势困境。他先后在长春市内建立了3家奶吧,把养殖场的奶直接送到终端消费者面前。

  “我在长春市宽城区扶余路建了第一家‘奥为先’鲜奶吧作为尝试,后来又在长沈路附近和汽车厂附近分别建了两家这样的奶吧,如果将来这样的连锁奶吧能够多起来形成规模,我们的奶就不愁销售了。”刘先生说,奶牛职业化、标准化、集约化饲养是奶业发展的基础,而养殖业的规模化也是必然趋势,经历这次市场危机后,一些散户会被市场淘汰,另一些养殖企业将渐渐走上规模化道路。“挺过2015年的低谷期,2016年奶业会渐渐好起来,2017年可能还会出现奶源不足的情况,所以我不打算缩小规模,而是继续经营,还可能扩大规模,一方面和乳企谈长期合作稳定奶的销量,另一方面增加直供奶吧的门店数量。”

  建立奶业生产周报制度

  全力协调处理“卖奶难”

  针对“卖奶难”现象,农业部已于2015年1月7日下发《关于协调处理卖奶难稳定奶业生产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地方农牧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协调处理“卖奶难”,确保奶农利益、稳定奶业生产。

  省畜牧业管理局奶业管理处处长王英说,全国市场出现“卖奶难”现象后,省畜牧局对此事高度重视,为了全面掌握省内生鲜乳销售形势,省畜牧局决定组织生鲜乳生产销售情况调查,并向各市(州)、县(市、区)的畜牧管理局下发正式通知,要求建立奶业生产周报制度。各地市(州)每周定时将本地区奶业突发事件、乳品企业拒收数量、奶农倒奶数量等情况汇总,报送省局奶业处。据调查,吉林省目前仅存在零星倒奶现象,目前政府正在极积协调处理“卖奶难”现状。

  针对社会上对国内奶产品质量上的质疑,王英表示,各级畜牧局的奶业管理处,其重要职责就是监管当地奶产品的质量。特别是“三氯氰胺”事件以后,从全国到地方,奶产品的质量更是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吉林省奶产品的质量管控更是十分严格,奶源质量毋庸置疑。

  近年来,吉林省十分注重养殖业发展和转型问题,转型最重要的就是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引导养殖小区向规模牧场转型;积极扶持奶牛大户、联户经营、家庭牧场等经营主体,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

  对于进口奶粉的冲击,王英说,要加强对进口乳制品的管理,严格落实液态奶标识制度。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液态奶标“鲜”、标“纯”和标“复原乳”的规定,规范液态奶生产经营市场,这些做法对扭转奶农“卖奶难”、促进奶业复苏有一定促进作用。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