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打工村”喜变“雇工村”

三农 广西日报 2015年01月08日 09:0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一座座整齐排列的新式楼房,一条条宽阔整洁的通村水泥马路。碧水蓝天下的资源县中峰乡老王家村,显得格外恬静优雅。

  这个村在10多年前,80%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以外出打工为生,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这些年来,当地通过发展红提产业,农民收入大幅提高,人均年收入达1万元以上。

  如今,该村的农民不仅不再外出打工,还雇人帮忙种红提。从过去的“打工村”变成了“雇工村”。

  “现在再也不用远跑他乡打工,在家门口种红提就能挣到大钱。”中峰乡老王家村村民王顺友说起种红提一事,乐开了。

  10年前,王顺友看到村里有人种红提挣了钱,自己也从打工的地方回到村里,在承包的水田里种上了红提。由开始的不懂技术,到一点点扩大种植规模,如今他已经承包了15亩水田。2014年,他种的红提亩产达2000公斤,价格也卖到了每公斤6元。王顺友计划春节前也赶潮流买辆小轿车。

  王顺友种红提发家的故事,不仅是老王家村众多村民致富的一个缩影,也是资源县大力发展特色富农产业、演绎富民强村的缩影。

  老王家村山多田少。一位村干部介绍说,过去,村里的经济收入渠道非常有限。

  变化发生在2003年。这年,资源县农业部门在老王家村试种美国红提。当地独特的高山气候条件,很适合红提生长。试种成功的红提果色艳丽,口感甜脆,品质优良,1公斤卖到了10元钱,1亩田能赚6000元到7000元,是传统种田收入的好几倍。

  该村果断调整产业结构,把以前种水稻的水田推广种植红提。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全村红提种植由小、散、乱的小农经营,转为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由过去的“人种天养”,向“重品种、重技术、重规模、重管理、重效益、重市场”的现代经营理念转变。

  如今,老王家村已成功种植了10多个欧亚种红提优良品种,种植面积达400多亩,年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通过该村红提种植的示范带动,到2014年底,全县红提种植面积达6.38万亩,产值近6亿元。

  红提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后,当地政府一方面抓新村风貌工程,另一方面,打造特色产业体系,提升新村造血功能。新村建设和产业支撑,成了该村的“面子”和“里子”。

  2013年起,当地政府按照全区“特色名镇名村”实施要求,投入1195万元,实施了涉及15个项目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生态园建设”三大模块工程,全力推进老王家自然村的“特色生态(农业)名村”建设。

  目前,该村已建成新式小洋楼45栋,拥有小汽车40辆;硬化村内二纵二横4米多宽的道路1500多米,修建集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和农业旅游为一体的“红堤长廊”1000多米;新建一座500多平方米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楼;完成篮球场、文化广场等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