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培养新型农民 种地成职业 农民有职称

三农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07日 09:07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冬日里的秦岭,群峰巍巍,如屏伫立。

  距离终南山脉仅有2里地路程,西安市户县蒋村镇同兴村内,一座投资600万元、占地30亩的智能温室大棚刚刚落成。

  “来年就要在这里给西瓜育苗了”,42岁的温来宏从自己的黑色越野车上下来,一边向记者介绍大棚设施,一边和生意伙伴发着微信。

  作为土生土长的同兴村人,温来宏的形象早已摆脱了人们对于传统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刻板印象。由他任总经理的西安同惠农产品商贸有限公司,其关注领域也远远超出“田里刨食、自给自足”的范畴。

  从2011年以来,陕西省农业厅经过调研、试点,先后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工作方案》和《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绩效考评试行办法》3个规范性文件。截至目前陕西省已认定了84名高级职业农民、市级认定了中级职业农民55名,区县认定了初级职业农民3696人。温来宏正是这3835名职业农民中的一员。

  “啥叫职业农民,咱理解就相当于职业经理人,要用专业水平让产业和项目发挥最大效益”,智能温室大棚外,站立在他祖辈世代耕耘的土地上,温来宏对记者说。

  “农民”,一场由“身份”到“职业”的变革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

  “瓜大姐”的艰难转型 回乡创业,农民重新学种地

  职业农民,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

  作为农业部确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省份,2011年以来,陕西省按照调研试点先行、做好制度设计、实行精细管理、规范稳步发展的原则,逐步推进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探索破解新时期“谁来种地”“如何种地”两大问题的新路径,其初步成果就是全省各级经培育实训、考核评价而认定的3835名职业农民。

  对于“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西安市长安区大兆村村民、中级职业农民宁蒋娟颇有发言权。

  生于1970年的她,初中毕业后“一门心思想着‘逃离’农村”,“跑到城里开起小饭馆,一干就是20多年,比‘窝’在田里种地赚得多去了。”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由于长期以来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低、产业比较效益不高,像宁蒋娟一样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离开农村、另辟天地。

  2008年,偶然间听了一堂土地流转惠民政策的讲座,“赚到第一桶金”的宁蒋娟满腔热情回乡创业,“投资30万,流转来50亩地种植大棚西瓜,几乎是我开饭馆的全部积蓄”,结果不懂得种植技术,宁蒋娟种出来的西瓜不仅个头小、一部分还坏在大棚里,“第二年就赔了接近20万,当时真是欲哭无泪。”“种西瓜就像开饭馆,‘术业有专攻’”,宁蒋娟很快醒悟到,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咱出身农民,也要学种地。”

  在西安市长安区农广校、农技中心的帮助下,宁蒋娟提升了设施水平,引进了新品种和技术,“我们对她进行了种植技术、病虫害预防、合作社管理、农业法规等培训”,农广校校长张文学告诉记者,他们还帮助宁蒋娟注册了“瓜大姐”品牌。目前,宁蒋娟已流转了110亩土地用来种植果蔬,所在合作社也由最初的6户发展到38户,2013年销售收入达到160多万元。

  2014年4月,宁蒋娟参加了区农广校组织的职业农民培训。培训后被推荐到西安市,经笔试面试成为陕西省中级职业农民,“培训的过程就是一次技能再提高、视野再拓展的过程,十分急需,也十分享受。”

  务农有了专业分工 从种植户到“职业经理人”

  同样经营西瓜,温来宏的着力点与宁蒋娟不同。同兴村,以前叫同家滩村,温来宏说,这里以前就是河滩地,“在蒋村镇32个自然村里,土壤条件最不好,别人小麦一亩地打600斤,咱只能打二三百斤,再咋忙活也不得富裕。”

  后来,当地人开始种西瓜,也不甚理想,“当时种的都是露地西瓜,产量小,品相也不好看,每个西瓜外面都长着长长的葫芦把子,经常被大市场拒之门外”。

  2000年,头脑活络的温来宏到山东等地考察后,在全村第一个建起了大棚,“一亩大棚西瓜卖了4000元,相当于以前七八亩露地西瓜的收入。”

  尝到甜头的温来宏并没有急于扩大经营。他发现,农村会种地的人越来越多,会销售的人却少之又少,“农户等着人上门收西瓜,价格被压得厉害,自己出去卖,也只能卖个批发价。为了销售竞相压低价格,把市场价扰乱了,也弄得全村人不得实惠,种销必须分离。”

  从2006年开始,温来宏开始到外地联系大客户,将各个市场衔接到一起,逐步走上了从生产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的道路。

  就在同期,他成为户县农广校中专后农业推广专业学员,“取得了中专后继续教育学历,相当于大专文凭”,户县农广校负责人石阿娟告诉记者,温来宏侧重学习的就是农村专业合作社管理、市场营销、农村财务管理等课程。

  到了2011年,温来宏成立了西安同惠农产品商贸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每年收购1000多吨西瓜,还有1000多吨黄瓜、辣椒、西红柿、小白菜等蔬菜,辐射包括同兴村在内的3个镇、10个村子,3年来销售收入总计达5000万元,“我们还投资400多万元建设了储量达1200吨的冷库,用于果蔬储藏和转运。”

  2014年5月,经过系统化培训的温来宏,通过县、市、省层层考核被评定为陕西首批高级职业农民。

  有职称,更要有待遇 职业农民盼更多政策落实

  记者从陕西省农业厅了解到,当地将新型职业农民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和新生代型。同时划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初、中、高三级在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等方面的标准。

  “人家专家教授、工程师有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啥的,如今咱农民也有了”,宁蒋娟心气十足。这份心气来源于职业农民带给她的“体面感”,她和温来宏更看重“职称”相对应的“待遇”。

  据了解,未来陕西将探索农业产业项目的职业农民准入制度。确保农业资源要素向职业农民聚集,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向职业农民流转,简化手续,强化服务,并在一些市县开展职业农民贷款信用担保试点,通过财政贴息,调动金融部门对职业农民发展产业的支持等。温来宏、宁蒋娟也呼吁,尽快将对于职业农民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让我们这些农业农村先进技术的示范者、产业管理的引领者得到更多‘阳光雨露’和动力驱动。”

  到2020年,陕西职业农民培育总数预计将达20万人。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随着劳动分工进一步细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职业农民”这一新型职业群体将进一步崭露头角。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