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农家故事□范杰潘光
在正阳县大林镇蔡庄村小李湾村,有一位年逾五旬的篾匠老汉叫李道富。他凭借年轻时学到的竹编好手艺,依托自家翠竹园,带领全家办起了一个竹编作坊。
在20世纪80年代,李家的竹器只是偶尔编几件拿到集市上卖点零花钱。曾被说成单干副业,个人劳动所得需要上交,李道富的竹编致富梦也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进入21世纪,农村实行田地承包经营责任制后,农闲季节,李道富又操起篾匠手艺,义务为左邻右舍编织日用竹具。
随着农村改革的发展,塑料制品不断冲击竹器用品,有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生态环保型的竹编竹具,在农村依然占有一席之地。有人要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商机。于是,李道富与妻子商定,不如发挥自己的篾匠手艺,利用庭院办个竹编作坊,依靠自身手艺赚点钱。
在编织竹具中,李道富做到精益求精,质量为美。讲究一看竹色,二讲篾细,三要精做。
2010年,李道富参加了县职业农民编织专业培训班后,掌握了编织花篮、枕席、晾床、竹桌等技术,还买一台破篾机,以提高工作效率。从那以后,李道富把篾匠手艺传授给乡亲们。把篾匠手艺传承下一代,带动全村30多名青年民兵成为竹编专业户,他采取“竹园基地+竹编作坊+订单户”运作模式,先后采取以小麦换竹桌,以谷粮换晾床等灵活销售办法,价格公道,方便乡亲。每年赊销大众竹器具100多件,编好的菜篮,花笊篱、竹篓等十多种竹器具2000多个,成了附近农民的抢手货。从2006年起,篾匠李道富足不出户,每年均有可观的竹编收入,成了远近闻名的“竹编致富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