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本报记者燕玉海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用智慧的创意和勤劳的双手,让原本属于垃圾的田间废弃物,摇身一变,成为有利用价值的商品,既提高了农业收入,净化了田间环境,又增添了社会财富。这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探索循环经济、清洁田园所走出的路子。
废桑枝里长出秀珍菇
初秋的一天,甫一跨入宜州市界,映入眼帘的满山遍野的桑园,犹如绿色的海洋一般,刚刚经过雨水洗礼的桑植,绿绿葱葱,黝黑发亮,长势十分喜人。宜州市桑蚕循环办公室主任韦杰介绍,宜州是广西第一大种桑养蚕大县,桑园种植面积达32.8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56元,仅靠种桑养蚕就占居一半以上,可以说种桑养蚕是全市农业上的一大主导产业。
“农民虽然种桑养蚕鼓起了钱包,但也在某些方面产生了负面效应”。宜州市农业局副局长覃荣良坦率地说:“桑植每年需要砍两次,过去,砍下的桑植都被农民拿去烧火煮饭,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农民家家户户用上了煤气、沼气和电器,桑植没有人要了,年年砍年年丢,堆放的田边路旁到处都是,简直成‘灾害’了”。
“砍下的废桑植能不能利用呢?”近几年来,宜州市陆续建起了两家大型桑杆菌业有限公司,每年砍下的30多万吨废桑植消耗一半以上。走进宜州市宜源桑杆菌业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繁忙,机声隆隆,废桑植被饥饿的粉碎机大口大口吞吐,粉碎后的桑植沫被传送到高温室,经过消毒再装入袋中待种菌发酵。公司总经理韦孟娥介绍,公司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商业运作模式,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每年消耗废桑植10万余吨,年产菌棒2000万只,除自己生产秀珍菇年产值达1500万元外,还带动1000多家农户种植食用菌,实现年产值5000多万元,企业走出了废桑植种蘑菇、菌棒残渣还田的良性循环路子。
臭蚕沙演变成有机肥
宜州市村村搞种桑养蚕,的确也富裕了农民,但家家户户养蚕产出的大量蚕沙也给生活环境带来了污染。刘三姐乡三合社区田底屯合作社社长黄世团说:“过去,家家户户养蚕产出的蚕沙,到处乱倒,弄的整个屯里臭气熏天,特别是有人倒入屯边的河里,水源一污染,就会影响下游的村屯,村屯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要是桑园感染上了细菌,大家就谁也养不成蚕了。”
田底屯虽然屯子不算大,但蚕沙每年积累可达350吨之多。边走边说,不知不觉来到距村屯约一华里的蚕沙无害处理堆放点。黄世团介绍,这是广西三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帮助筹建的,农户把蚕沙送到这里,以每立方130元由公司收购,然后,拌上公司研制的核心菌,两三天之内就能除去臭味,蚕沙能卖钱谁也舍不得乱丢了。站在一旁的广西三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覃波说:“蚕沙虽是蚕的粪便,但它内含丰富的叶绿素、杂茁长素、抗菌肽,公司收购这些蚕沙,就是利用它制作适用于水果、蔬菜等农作物的高档有机肥料。”
烂蔗渣转化为白纸浆
“除种桑养蚕外,宜州还是个甘蔗种植大县,全市甘蔗种植面积达47万亩,年产原料蔗200多万吨,废蔗渣50万吨。”宜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覃湘敏在路途中就不停地介绍。
来到位于宜州市洛东工业园区的广西博冠纸业有限公司,车间里一条漂白蔗渣浆的生产线不停地运转,一头吞进去的是烂蔗渣,另一头吐出来的就是一桶桶漂白漂白的纸浆。公司总经理陈寿冲说:“这台漂白蔗渣浆生产设备,采用的是连续蒸煮的生产工艺,目前在世界上属较为先进的清洁制浆技术,年可消化烂蔗渣20万吨,生产白纸浆5万吨,年产值达1.9亿元。”
宜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韦安宁书介绍,宜州市大力鼓励发展循环经济,这样做既充分利用了有效资源,又清洁纯净了田园,最重要的是消除了农产品的污染源。目前,全市已谋划循环经济建设项目58个,总投资74亿元,项目建成后,总产值可达130亿元,基本形成了“甘蔗—糖—蔗渣—造纸—酒精”等10多条循环经济主导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