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小葫芦里描画增收大门道

三农 农民日报 2014年12月04日 13:2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本报记者郝凌峰通讯员冯向华

  “我们的葫芦不愁卖,品相好的葫芦能卖2000元!”11月24日,任县辛店镇桥东村农兴蔬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杨秀波告诉记者,今年他种的40亩葫芦喜获丰收,一周前按照每个8元的定价签下了一笔70万元的订单。老杨种的葫芦火了,老杨沾了种植葫芦的光,也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乡亲们都称他为“葫芦大王”。

  说起老杨种葫芦的缘起,不得不说他的合作社。2011年,老杨和几个老伙计一起创立了任县农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流转土地1000亩,吸纳成员110多户。老杨一直都思忖着在特色种植方面帮助合作社成员找寻增收致富的新路子。2013年年底,无意间在网上发现葫芦特色种植的老杨又有了新的想法,并立即前往山东聊城、河北廊坊等地考察。经过几次实地考察后,老杨发现葫芦种植成本低,技术难度小,市场空间大,于是他很快决定引进种子并于今年四月份开始种植。

  然而,小葫芦如何能发展成大产业?这一次老杨还真是动了一番脑筋。

  第一次种植的老杨很是谨慎,先在种植冬青的地上进行搭架套种,不浪费每一分土地的经济效益。虽是第一年种植,但凭借前期的市场考察和丰富的蔬菜种植经验,第一年就发展种植了手捻葫芦、果葫芦、油锤葫芦、瓢葫芦、食用葫芦等十几个品种,产观赏葫芦多达12000余个,让社员们增收十多倍。

  葫芦种下以后,老杨还是忙个不停,从市场上买回来酒瓶、罗汉、弥勒佛、天鹅等各种模具。“当葫芦结出果实以后,根据它的外形大小,套上不同样式的模具,这样小葫芦就慢慢地长成模具的模样,这就是我们的‘定制’葫芦。”老杨笑着说,通过“私人定制”,可以增加葫芦的附加值。

  为让规格不同的葫芦都能产生更大的价值,老杨还想出了“彩绘葫芦”的妙招。“彩绘葫芦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市场价格能比普通葫芦高几十倍!”老杨说,彩绘葫芦必须要先经过磨皮、晾晒处理后才能上色。为此,老杨引进了三台磨皮机,雇佣合作社成员对葫芦进行打磨和晾晒,还专门聘用了专业艺校毕业、曾做过工艺品加工工作的人员负责美术加工。

  老杨种了棵“金葫芦”,辛店附近十里八乡人尽皆知。不仅如此,老杨的工艺葫芦还成了第十八届中国(廊坊)市农产品交易会和邢台市第三届文化博览会上的新宠,荣获中国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第八届文化艺术节精品葫芦大赛”优秀奖,一跃成为县内外的“文化大明星”。

  “明年我们将再扩大100亩种植规模,引进雕刻设备,通过与美术院校的合作,形成专业化深加工产业链,争取把我们的工艺葫芦打造成任县工艺产品的领头羊。”老杨信心十足地说。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