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目前,忻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工作正有序进行。全市培训培育任务8000人,分别由52个培训机构承担,现正在培训的有1250人(农委900人、农机150人、扶贫200人),据了解12月底可全面完成8000人的培训任务。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工程开展以来,忻州市突出重点、狠抓难点,扎扎实实展开了各项工作。主要措施及特点如下:一是政府主动,确定对象。按照数量规模、从业结构、主导产业、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要求进行对象摸底。市、县新型职业农民两轮调查摸底于7月完成并已上报。据初步调查,四种类型涉及的农户情况是:种植生产经营型、畜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二是明确任务,制定方案。根据省政府要求和忻州实际,由农委、扶贫、农机三部门共同实施,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总体目标是:从2014年起,按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和引领带动型四个层次,围绕杂粮和养羊两大产业快速发展,分粮食种植、蔬菜生产、果树栽培、畜禽养殖等若干专业,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每年培训8000人,到2020年,全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达到5万人,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造就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三是大力宣传,层层筛选。为了使新型职业农民深入农村、深入农户,我市利用多种媒体和各种渠道进行了宣传发动。首先是借助《忻州日报》、忻州电视台、县(市)级广播电视等进行了宣传报道。其次是开展“四送一训”等多种活动,走村串户进行宣讲。市县两级农委在去冬今春开展的“服务农民到基层、四送一训进农家”主题活动中,增加了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工程的内容。四是精准培育,创新推进。10月14日,“忻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管理培训班”开班,启动了培育培训工程。其间,首先是探索建立培育制度。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探索建立适合市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其次是实行培训与培育相结合。在完成好全市8000农民培训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农民培训情况、知识技能水平、生产经营规模、生产经营效益等,以县级为主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办法,组织认定和管理。五是加大投入,创优环境。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监管机制,规范资金使用方向,细化支出范围,确保专款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