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新疆“沙产业”助农民致富

三农 新疆经济报 2014年11月15日 10:2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新疆,沙漠面积达42.1万平方公里,占了新疆国土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木塔格沙漠三大沙漠以及一些面积较小的沙漠分布在天山南北,长久以来,居住在这些沙漠边缘的人们经历了从与沙抗争,到与沙共存的过程。

  近日,在2014年全区防沙治沙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自治区沙化土地年扩展速度由104.2平方公里下降到目前的82.8平方公里;142万亩沙漠特色经济植物种植也带来丰富的沙产业产品,每年沙产业总产值近41.7亿元。

  近年来,自治区防沙治沙工作紧紧围绕“改善生态、改善民生”这个核心任务,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沙害”问题,通过发展沙漠地区特色经济植物、沙漠旅游业服务业等产业,不仅改善了当地群众生存环境,还变沙为宝,将“人沙相争”转化为“人沙共舞”。

  万亩黄沙变“黄金”

  玛纳斯县六户地镇,3000亩的沙产业示范园的建立引发了当地农民发展特色沙漠种植产业的热潮,新栽植的红柳,随风摇曳的甘草,成了沙漠里的一道道独特的风景。

  这座沙产业示范园的建立,还要从去年说起。去年秋天,六户地镇组织了10多名村民到甘肃、内蒙古、山东等地考察沙漠种植产业。

  通过考察,村民们发现这些地区的气候、温度、地质条件与镇里相当,但收入都不错,与镇里的领导一合计,沙产业示范园就此建了起来。

  今年年初,作为10多位考察成员之一的窦永福一口气投资了30多万元,在沙包里种植了400多亩梭梭接种大芸,同时铺设了高压滴灌设施。大芸的种植一般要两三年后才能见到“收成”,而眼光长远的窦永福正是看中了种植大芸的长期效益。“一年收获两季,一年只需浇一次水,不需要任何的田间管理,既省心又赚钱!”他笑着说。

  目前,六户地镇的沙漠种植产业已经全面铺开,已成功建成大芸接种示范园3个,面积达到1200亩;甘草示范园1个,面积200亩,通过沙产业示范园带动全镇沙产业的发展。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有沙漠环境的疆内县市都开始开辟沙漠特色经济植物种植这块阵地,天山南北大大小小的沙漠,成了当地农牧民的一个个“聚宝盆”,仅在今年,我区就新增沙漠地区特色经济植物种植面积11万亩。

  目前,新疆沙漠地区特色经济植物大芸、酿酒葡萄、沙棘、枸杞、沙漠玫瑰、甘草、黑加仑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区已达142万亩。

  产业链条不断延长

  与六户地镇这个刚刚加入沙漠种植产业的“新成员”不同,在和田地区,沙漠种植产业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沙产业链条。深秋时节,和田地区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数千亩人工栽种成林的红柳迎风摇摆,像沙漠与绿洲之间的一道屏障,固定着沙土不能再向村民居住的环境“前进”一步。在这道“屏障”的下方,红柳的根部,粗如成人手臂般的大芸已然成熟,村民们都迫不及待地挖出大芸,“挖”出今年丰硕的收入。于田县用红柳接种大芸的“历史”已经有15个年头,早在2000年,于田县便成功地在红柳根部种植大芸的试验中获得成功,从此以后,大芸的种植遍布县里的各个乡镇,目前,于田县有大芸种植面积128976亩,接种面积63000亩,年总产量4095吨,年总产值3890.3万元,根据县里规划,到2020年红柳大芸面积最终将达到20万亩。如此庞大的大芸产量,销向何方?早在2002年,这个问题就已经“解决”了。大芸作为自然生态中一种罕见的名贵中药材,药用价值极高。2002年,由台湾杏辉医药集团公司——杏辉天力(杭州)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及于田县红柳大芸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和田天力沙生药物开发有限公司。

  多年以来,该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当地的大芸种植户签约了订单业务,保障了农户一年到头的辛苦劳有所得。近三年来,仅大芸一项,于田县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了60元;该公司和农户种植生产及加工、研制的大芸原材料、大芸切片、大芸天参胶囊等产品现已远销国内外大中型城市,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

  从2009年起,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把沙漠化治理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当地技术人员开始摸索在梭梭根部接种大芸。眼下,且末县在治沙林中成功套种大芸、红枣、打瓜等经济作物,试种沙柳、沙棘等10多种沙生植物。

  沙生植物的成功套种,使民营企业参与治沙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也愈发高涨。目前已有7家民营企业正式进驻沙漠,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两亿元,且末县在沙漠边缘探索出一条以生态产业养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路子。截至2014年8月,且末县河东治沙基地试种了红枣、枸杞、甘草、沙棘、沙漠玫瑰等经济作物5200亩,人工接种梭梭大芸总面积达到两万亩。

  新疆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4万平方公里,广大沙漠地区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及独特多样的物种资源。目前,我区已初步形成了以灌草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等为重点的沙区特色产业,开发出了饲料、药品、保健品、果品等一大批沙产业产品。

  此外,沙产业链的触角还延伸到了沙物质建材等新兴产业。2011年,和田县引进的内地两家大型建材企业,生产以沙为原料的轻质砖、空心砖、保温等新型墙体材料及配套附属设施,目前年产沙砖40万立方米,年产值可达7340万元。目前全区沙产业深加工企业93家,年加工能力118万吨,年总产值36.5亿元。

  大力开发沙漠观光旅游业

  今年9月,鄯善县库木塔格沙漠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国家沙漠公园”,与其他8个新疆沙漠公园一起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沙漠公园。

  沙漠公园升级为“国字号”,代表着新疆沙漠地区发展思路的进一步转变——通过大力开发沙漠观光旅游业,不仅可以弥补沙漠地区经济发展的短板,还能更好地拉动当地旅游业和周边产业发展,使之成为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当地农牧民增收。

  在位于鄯善县的沙漠植物园内,游人不时地传来一阵阵惊呼,并拿出相机拍照。这些生长于沙土之地,有别于其他植物外观的沙漠植物“成功”地拴住了游人的好奇心,他们一步三回头,不时地向导游询问植物的名称。

  在距离库木塔格沙漠550公里远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驼铃梦坡沙漠生态旅游景区的所在地。

  这个占地面积1000公顷的旅游区是一片原始、粗犷、一望无垠的沙漠,梭梭、胡杨、红柳、三芒草、沙参、大芸、大黄等24科89属149种沙生植物在这里安家。

  作为一个集大漠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融合旅游、休闲、疗养、探险、餐饮、娱乐、考古功能的大型综合性旅游景区,在今年国庆节期间驼铃梦坡引发了“沙漠游”的热潮。景区“十一”期间接待游客达3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147万元。

  近年来,我区沙漠旅游等特色产业快速增长,目前全区沙漠观光特色旅游企业共61家,年总产值0.9亿元,“沙漠游”已成为新疆旅游产业的新增长点。

  自治区林业厅厅长艾则孜·克尤木表示,改善生态是防沙治沙根本任务,改善民生则是防沙治沙的主要目的。大力发展沙漠地区设施农业、以沙为材料的建材业、以沙漠地区独特景观为依托的沙漠旅游业和服务业,可解决就业促进增收。(记者 刘翔)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