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满新强本报记者吕兵兵
袁权,1989年出生的小伙子,毕业于南昌大学产品设计专业。当他的同学在各大城市的设计舞台上追梦的时候,他带着第一次创业挣得的100多万元,回到家乡,考取了大学生村官,流转土地300亩,创办了龙潭家庭农场,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一腔热血走上创业路
走进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城头镇东城头村的龙潭家庭农场,你会被一片规模宏大的连体温室大棚所吸引,晶莹剔透的串果西红柿、绿油油的水果黄瓜、珍珠般的葡萄……门口的牌子诉说着这里的独特:山东省首个具有法人主体资格的家庭农场,先后被评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省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2011年,在河南,袁权与大学同学合办了一家公司,从事园林绿化及样板房装修,第一年,靠着年轻人的新颖设计理念和闯劲,公司业绩骄人,每名股东分红近百万元。然而,一次偶然的机遇改变了袁权的人生轨迹。
2012年年初,他到郑州某地做绿化工程,在同工人聊家常时得知,国家推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很多农民都将土地交到合作社统一经营,自己外出打工了。出身农民的他听后眼前一亮,就和家人商量准备回家大干一场,却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
“公司发展到了第二年,也遇到了瓶颈,我也比较固执,认准了就去做,就瞒着家人参加了枣庄市大学生村官考试,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袁权说。
无奈的父母接受了袁权的选择。袁父请来了月亮湾旅游合作社理事长给他传授经验,拿出了全家的积蓄,请来了技术人才,支持他创业。
“三大要素”助他趟出创业路
创业艰难,特别是农业,好在袁权心里清楚。烈日里,为了加快工作进度,他光着膀子带头干,没说一声苦。雨天里,为了保护苗圃,他一次次地摔倒在泥浆里,没说一声疼。“但是,干农业,不是单纯的吃苦耐劳就能成功的,特别是经营大棚蔬菜,投入很大,门道很多。”袁权说。
投入不足是农业规模化经营最大的绊脚石。单是硬件设施,除自己的100多万积蓄外,父母资助的约500万元也相继投入进去,袁权手里经常没有组织生产和运转的资金。好在国家惠农政策帮了大忙,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在基础设施上帮袁权省了近200万元,园艺作物标准园项目支持了50万元,枣庄市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袁权流转的300亩土地贷了100万元,镇上对他的土地流转费用每亩补助400元。
农民种菜赚钱,租地种菜赔钱,技术是经营大棚蔬菜能否成功的关键。袁权向技术要效率,一是利用穴盘育苗技术集中育苗,二是购买小块头大马力拖拉机,在温室大棚内实施机械化耕作,三是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节肥又省工。
多元经营提效益。袁权介绍,番茄销售模式中,效益最好的是游客采摘,售价达到常规售价的4倍以上。其次是精选优果供应超市,售价也能高出30%左右,剩下的销往徐州、苏州等地的的批发市场。袁权还计划等月亮湾旅游火起来,再拿出一个大棚经营农家乐,把游客采摘的蔬菜就地加工。
“三大瓶颈”让他愁眉难展
来自全国农技推广总站的冷杨,9月份随农业部青年干部调研组来城头镇进行“接地气、察民情”实践锻炼活动,与袁权相处多日,他告诉记者:“我能感觉到,袁权作为一个年轻人,在农村创业,除了过程的艰辛和经营的压力外,还有一种精神上的孤独。说实话,他的难处真不少。”冷杨说。
价格不稳是老大难。袁权也有失算的时候,上一茬种的茄子就遭遇卖难问题,蔬菜价格忽上忽下让他吃尽苦头:“去年和今年年初番茄价格都不错,让我赚了些钱,但最近蔬菜市场价格很差,我现在就是硬撑着。”
信息不畅不是小问题。一是招不到年轻人。大部分年轻人还不能认同农业也是事业,袁权一直想招一些有文化有活力的年轻人加入团队,却难以如愿。二是学习机会少。袁权渴望学习进步的机会,农业部组织的家庭农场培训班就很好,但这样的机会太少了。三是找不到好对象。“乡镇上的我看不上,而市里的和区里的又不愿意到村里来。”袁权尴尬地说。
员工管理是个大问题。袁权说了多次,如何管理工人,是最头疼的,到现在没找到好办法。确实,在袁权这干活的多是50岁以上的农村妇女,她们以前种大田,缺少设施农业及经济作物生产技术。同时,由于文化程度低,进取心不足,提高她们工作效率,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