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五年县里农业总投入是5.8个亿元,今年增收粮食5.6亿元,五年的投入差不多一年就‘赚回’了。”在汶上县次丘镇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汶上县县长王宏伟告诉记者。
地处鲁西南的汶上以平原为主,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常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小麦、玉米单季各80万亩)以上,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王宏伟说,从2009年开始,县里在县域平台上整合发改、水利、农业、国土等众“婆婆”资金,集中连片对沟、路、渠、水、电、井进行治理,累计整合各级资金5.8亿元,光“田成方、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粮田就整治出50余万亩,整个县田间道路硬化260公里,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62岁的双楼村村民辛夫合就是汶上高标准粮田的受益者之一。记者见到他时,一家三口正在收获金灿灿的玉米。“以前就是乱种,品种瞎买不说,遇到涝了旱了,根本没有办法;现在旱了地头井50米一个,涝了也能排出去。今年虽有点旱,但水浇得上,俺家亩产得1400斤!”辛夫合说,搁在四五年前,玉米怎么也打不到1000斤。不远的曹场村农民扈存顺插话说,“现在也不用背着药桶打药了,整片地用上了飞机植保,这技术多先进。”
农民出身的汶上县农业局长王修忠告诉记者,现在汶上的农民种地都知道农业专家总结的“汶上模式”,七分种三分管,粮食增产也从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比如玉米,以前一亩就种1000多株,现在都是耐密的,5500多株,人都进不去。80万亩都这么种,效益十分可观。”
王宏伟算了今年农业的“产出账”:全县小麦、玉米平均单产分别达到540公斤、701公斤,比2009年增产100公斤、240公斤。“共增产700斤左右,保守按小麦、玉米都是1元/斤算,增收700元,这80万亩,一年5.6个亿元,明年还是这个数,只会多。”
“农业是基础、命脉,搞农业虽然投入大,见效慢,但仔细算算并不亏,赚回的是国家粮食安全,还有农民的增收。”王宏伟说。(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