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北京农业的水里乾坤

三农 京郊日报 2014年09月28日 09:1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开发农业的生态功能,发展循环农业,从大水漫灌,到喷灌、滴灌,再到如今的精准雾化微喷,面对本市紧缺的水资源形势,北京农业节水一直在不断探索前行。如今,京郊农田,大水漫灌的景象越来越少见,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管道架设入田,种植的各种作物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一个个节水新品种扎根发芽。技术创新的同时,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好每一滴水。今天,记者带您走进节水下的北京农业,从一滴水看北京农业发展的新路。

  父子两代人

  各有各的种田经

  顺义区大孙各庄镇顾家庄村农民曹明胜,跟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满肚子种田经。就是这样一位老农把式,如今却凡事都要先向儿子曹之富请教,对于儿子的建议可谓言听计从。儿子在家中“地位”的确立,还要从父子二人的农业技术比拼说起。

  父子俩都热爱土地,不过一位是传统农民,一位是现代农业技术人员,二人种地的收获大不一样,不少时候种田的思路也不同。

  1986年,当近郊菜田开始向远郊转移时,曹明胜在自家4亩地上种起了蔬菜,从原先的自给自足转变为供应商品菜。“那个年代,产量是第一位的。”老人回忆说,由于缺少高产品种和好技术,菜农们只能靠着水大肥勤来提高产量。1亩菜地浇灌一次,用水约120立方米。“感觉那时候咱北京也不缺水,铁锨在地头儿挖几下,坑里就能出水,再加上浇地水钱、电钱都不用花,谁也没有节水意识。”正如曹明胜所说,当时,大伙儿都生怕水浇少了,影响蔬菜产量。

  老曹家的菜地在村西头,浇地用的机井距离地块有三五十米远,最远的地块儿距离有七八百米。连通机井和一家一户菜地的,是村民自己挖的土渠,采用的是传统地面灌水方式。由于土地不够平整和管理不善等原因,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50%左右,大量清水在输、灌过程中“跑”了。

  那个年代,采取这样大水漫灌方式的并非顾家庄一个村。农业是用水大户,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当碗口粗细的管子从机井里“哗啦啦”向外抽送浇灌水时,北京地下水位也在不断下降。

  当时20出头的曹之富刚从北京农职院蔬菜系毕业,分到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他回村时,看到这样的场景,联想到众多发达国家都在农业中实施的节水灌溉技术,心情十分复杂。他想要把自己学到的新型农业节水技术带回村子。

  技术频创新

  用好每一滴水

  地膜覆盖技术便是曹之富向父亲推荐的第一项农业节水新技术。在露地菜畦上盖上地膜,可以保墒提温、减少水分蒸发,浇水时水从两垄之间的膜下走,也防止了大水漫灌,抗旱节水、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可是老父亲一听说每亩地买地膜要增加七八十元投入,还要增加用工量,心里就犯嘀咕,增加的投入能挣回来吗?

  面对父亲的犹豫不决,曹之富向父亲争取了2亩菜地做比对实验,并立下军令状:“赔了算我的,挣了算您的。”他和父亲一样,在地膜下种上了甜椒、西红柿、茄子,生长期不仅少浇三四次水,产量提高了40%,蔬菜成熟期还提前了半个月。早上市的蔬菜价格具有明显优势,最后算下来,儿子的2亩菜地比老父亲的多赚了40%。这下老父亲觉得儿子说的话有理。

  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北京发展的最大瓶颈。北京也进入了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的阶段,一项项农业节水技术层出不穷。村里的土渠做防渗,没多久又改成小地笼,后来政府给铺设了输水管道。喷灌、滴灌设备层出不穷,顾家庄村已看不见昔日大水漫灌的景象。农技人员也来推广抗旱品种、耕作蓄墒等旱作技术。

  近几年,北京节水农业不断探索前行,雾化微喷、精量滴灌、膜面集雨补灌……越来越多精细化灌溉设备,正走进京郊粮田、菜田和大棚。曹明胜老爷子整天在村里的大喇叭、电视和报纸上听到、看到北京水资源紧缺、农业节水等字眼,越发认同儿子所推行的农业节水技术和做法。

  前不久,儿子带他到自己工作的小汤山蔬菜基地参观,老人家更是开了眼。和普通温室大棚不同,小汤山洁净智能化育苗工厂里有很多支架支撑的苗床,这些苗床可以前后移动,以保证日照时间。苗床上方悬挂着8.5米宽的移动式喷灌机,从东向西移动一次可同时浇灌10个苗床、25万株秧苗,而且全部智能化操作,不需要人工参与。苗床上,嫩绿的蔬菜秧苗正在穴盘中享受着喷灌机喷出的水雾,叶面上的细小水珠晶莹剔透。“蔬菜集约化育苗的最大特点是省水、省工、省时,其中省水效果更加可观。”曹之富给老父亲介绍说,和传统育苗方式不同,集约化育苗技术是以穴盘为主要育苗容器,以草炭、蛭石、珍珠岩等为育苗基质,在温室等可控环境条件下进行精量播种的一种育苗方式。以常用的72穴西红柿苗盘为例,整个育苗期共需浇灌12次水,一次用水量1.2公斤左右,单株秧苗耗水量满打满算才0.2公斤。

  曹老爷子听得两眼放光,这样的育苗技术真了不得,他深知农民传统的育苗方式,可不像现在这样省水。“俺们种菜那会儿就数育苗最费水,挖好苗畦,码好穴钵,就开始扯过胶皮水管大量浇水,大约要浇灌10公分厚的底水。”老人家说,再加上撒种之后的按需浇灌,粗略统计下来,同样育1株西红柿苗,耗水量至少1.2公斤以上,比集约化育苗多耗水1公斤左右。

  留住清泉水

  科技送来支撑

  从小汤山参观回来,曹老爷子总喜欢和左邻右舍说现在的新型农业节水技术,宣传节水理念。他更喜欢听儿子聊各种新的节水农作物品种、节水技术体系和不断刷新的农业节水数字。

  正如他看到的那样,有了科技支撑,北京农业节水数据不断刷新。市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10年来,农业用水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04年的13.5亿立方米减少到去年的9.1亿立方米,减少了32.6%;农业用水占全市用水的比例由2004年的39%下降到去年的25%,耕地平均灌水量下降到每亩208立方米,每立方米水的粮食产出提高到1.5公斤。从2005年开始,农业用水量低于生活用水量退居第二位。

  未来的北京农业将瞄准2020年农业用水量减少2亿立方米的目标,把全市农业年用水量降到5亿立方米,今年起将实施蔬菜、粮经、畜牧、渔业高效节水工程,推广菜田高效精量节水、菜田简便实用节水、旱作农业生产、灌溉区大田作物节水、畜牧业高效节水、渔业高效节水等节水模式,采用微灌施肥、节水品种、覆盖保墒、膜面集雨等31项农业节水主推技术,再次刷新北京农业节水量。

  京郊,有着众多和曹氏父子一样为北京节水农业发展努力着的普通人。他们虽然各有各的种田经,但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却是相同的。一首父子俩都喜欢哼唱的《多情的土地》,唱出了两代人对土地的无尽深情:“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我耕耘过的田野上,一层层金黄翠绿……我捧起黝黑的家乡泥土,仿佛捧起理想和希冀。”

  京郊日报记者刘菲菲 JJ023

  许国明 摄 JJ023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