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杨山头村的“来钱道儿”

三农 农民日报 2014年09月22日 08:54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孟凡栋 杜春伟

  眼下,河北省卢龙县陈官屯乡杨山头村村西的大棚蔬菜基地里,黄瓜、辣椒、豆角等各类蔬菜正长势良好。今年68岁的村民杨国臣在此承包了3座大棚,他说,再过十来天,大棚黄瓜就能上市,正赶上国庆假期,能卖个好价钱。杨国臣的大棚头茬西红柿,收入了3万多元,加上这茬黄瓜,一年轻轻松松收入6万元,来干活的村民每人每月也能收入1000多元。大棚蔬菜不但让部分村民先富了起来,还让其他村民不出家门口就有了“来钱道儿”。

  2012年,杨山头村村“两委”换届,杨国江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杨光当选村委会主任。在他们的带领下,村里一改过去单纯种玉米的传统,在村西流转整合了100多亩地,建起40座大棚,村书记带头承包了11座,余下大棚由有意愿的村民分包。

  杨国江早年在陈官屯乡政府驻地开设菜店,经营各类蔬菜,多年积累的经验让他觉得种菜是条致富路子。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他在村“两委”会议上提出发展大棚蔬菜的设想,得到党员的拥护。之后,村“两委”干部开始操持土地流转进行土地整合,又完善了水电等农业基础设施,杨山头村的大棚蔬菜基地就这样建起来了。

  为帮助承包户提高种菜经验,村干部还邀请卢龙经济开发区郑庄村有多年大棚蔬菜管理经验的人来村授课,讲解种植、管理技术和防病知识,当年,在承包户的精心管理下,杨山头村的大棚蔬菜喜获丰收,村民杨国臣就是最早尝“鲜”的一位,那年他一个棚纯收入7000多元。这可比他以前种玉米收入翻了两倍还多。

  第二年,杨山头村乘势而上,又发展60座大棚,杨国臣一下承包了3座,杨国臣说,虽然年纪一年比一年大,但管理大棚并不费事,缺人手可以从村里雇人,他只管查看蔬菜长势就行。和杨国臣一样,现在杨山头村有10多位村民承包大棚,但常年在大棚基地里干活的还有60多位,依靠大棚种菜,村民不出家门口,就有了可观收入。

  杨山头村发展大棚蔬菜的路子,也吸引了一些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回村发展高效农业。村民杨新贵以前在秦皇岛市区卖菜,看到村里建起蔬菜基地,索性关张了市里的蔬菜店回到村里,并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流转出60亩地,开始种植生姜。杨新贵说,头茬种土豆,收获完后,正好接茬种姜,这样一亩地一年收获两次,收入实现翻番。和杨新贵一样,村“两委”建起大棚蔬菜基地后,村委会主任杨光也回村带头承包大棚。他坚信:搞农业也能闯出一片天。

  村党支部书记杨国江说,现在村里正计划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把承包户拢在一起抱团发展,共同抵御市场风险。不论是种大棚蔬菜,还是规模种植生姜,实践证明,这几年的路子选对了,接下来村里打算继续坚持走下去,让更多村民尝到农业结构调整的甜头。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