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贫困山区的五年变迁

 

CCTV.com  2010年12月17日 17:46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人民日报  

  位于秦岭南麓的小河口村依山傍水,景色秀丽。近几年,村民们一改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的传统,用窗明几净的新居、野味浓郁的饭菜办起了“农家乐”,吸引一拨又一拨城里人前来度假休闲,就连邻省的人也来这里观光旅游,小小山村竟搞起“跨省经济”。

  光靠办“农家乐”、种水果,村民孙德根一家去年收入十多万元。可就在几年前,他一家五口还住在半山坡上的几间土房里,没水、没电、没路。虽有5亩山坡田,可除了粮食全家一年收入不到1000元。孙德根指着自家旁边一排新建的二层小楼说:“政府让我们移民搬迁,还给了补贴,这些村民都是从山上搬下来的,这几年都富起来喽……”

  在陕西省商洛市,像小河口这样的山村多不胜数。“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的惠民政策像春风吹遍秦岭,让这些散落在大山深处的村村寨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许多农民腰包鼓了,腰板硬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沟村村办公园一角。苏银成摄

  一条经验——

  壮大特色产业,使产业扶贫成为扶贫开发的突破口

  穿越在秦巴山区的崇山峻岭间,峡谷、丛林、溪流、飞瀑令人目不暇接,处处能感受到商洛人常说的一句话——“秦岭最美是商洛”。商洛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位于秦岭东段南麓,地处“国家中央公园”,文化底蕴深厚,在作家贾平凹的笔下,商洛是一片令人神往的沃土。

  商洛也是一片有待开发的土地。山大沟深,人多地少,立地条件差,基础设施脆弱;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

  商洛人做梦都想致富。可是,种种客观条件又制约了商洛的发展。这里既是矿产资源富集区,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商洛既承担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重任,又肩负着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的政治责任。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为子孙万代造福,成为商洛人着力破解的难题。

  “商洛要发展经济、富裕农民,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如果我们的空气污染了,对不起关中父老;如果我们的水污染了,对不起首都人民。我们要发展,就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市委书记魏增军的一席话,表达了商洛人的共识与抉择。

  在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商洛市委市政府明确了发展思路:坚持“生态立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发展战略,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西部大开发为商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根据贫困状况和原因,商洛市确立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体,以发展特色产业和社会事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扶贫战略,把扶贫区域划分为高寒边远山区、中山沟槽区和浅山川道区三种不同类型,把扶贫对象划定为无法解决温饱、可以解决温饱和能够稳定解决温饱三个层次,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开发扶贫、整村推进”的原则,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地采取扶贫措施,使全市的贫困状况明显缓解。

  在劣势中寻找优势,不断壮大特色产业,使产业扶贫成为扶贫开发的突破口,是商洛市经济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山阳县重点扶持的核桃产业,如今已成为全省核桃产业的龙头。在高坝店镇石头梁村核桃园里,县委书记周青海说,按照“科学布局、逐村定品、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我们选派145名驻村指导员和78名科技特派员,进驻145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和51个新农村试点村,累计投放小额贴息贷款2.92亿元,扶持10.6万户发展药、果、畜、菜、茶、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稳定增加贫困农民收入。

  为发展特色产业,商洛市近年来累计投放扶贫项目贷款6.14亿元,投放扶贫到户小额贷款10.24亿元,设立发展互助基金2580万元,立项扶持柞水盘龙、陕西香菊、商南茶叶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81个,建立村级互助资金协会151个。全市特色农产品基地达到630万亩,10大类80多个品种打入西安、咸阳等300多家超市和门店。

  商洛市市长杨冠军说,自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对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把“五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努力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对低收入的贫困人口扶持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实施移民搬迁,从根本上改善生存与发展环境。

  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使商洛市贫困人口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全市农村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90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近30万人;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连续5年高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水平。

1/2

  相关链接: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