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五年]:咱农民越来越体面

 

CCTV.com  2010年12月17日 17:37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人民日报  

宋 嵩绘

  开栏的话

  “十一五”期间,我国既取得了辉煌成就,又实施了一系列惠民政策,社会进步,民生改善。

  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消农业税、免费义务教育、实施新农合……这些变化发生在每个普通人身边。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无论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还是共享发展成果的受益者,都会对社会进步发展深有感触,在这个栏目里,请倾听他们的心声。

  徐祥新(山东省莱芜市高新区鹏泉街道办事处郭家沟村党支部书记): 

  党的惠农政策一年比一年好,政府扶持力度一年比一年大。郭家沟要发展,就得抢抓机遇,把政策用好。

  俺村384户人家、871口人,以前穷得叮当响,村民编了个顺口溜:“郭家沟沟连沟,出门爬崖头;地多收成少,荒坡不长草;大姑娘向外跑,光棍子心烦恼。”路冲断了没人修,河沙乱挖没人管,集体的树随便砍,村里成了一盘散沙。6年前,新班子上任时,村委会账面上只有7块6毛钱,还有40多万元贷款,群众意见很大。

  俺村人少地多,有几千亩耕地和山地,村里迅速明确了“林果业打头、养殖业垫底、靠土地综合开发、治山治水发展生态农业奔小康”的发展思路。村委会带领村民修路、建坝、架桥、整地、栽树、搞开发,土地流转开,有的大户承包几十亩地,村里还成立生态农业开发公司,鼓励村民入股和进来打工。几年下来,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

  国家的惠农政策让咱农民尝到了甜头。村里修路争取上级扶持70万元;通自来水,上级扶持5万元;栽树11万株,上级扶持60万元;村里开发土地300多亩,争取扶持资金30万元;旧村改造腾出来160亩地,按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又补贴1600万元。

  我常说,一个新思路,就是一条好出路;一项好政策,就是一笔巨额财富。党的惠农政策一年比一年好,政府扶持力度一年比一年大。郭家沟要发展,就得抢抓机遇,把政策用好。

  郭家沟富起来不算早,一旦富起来,就要让老少爷们儿过上体面日子。村里统一拿钱,让全体村民加入新农合,为老人买了基本养老保险;老人进入村里的敬老院,65岁以上的老人和小学生每人每月发30元补助;每逢节日,村里都给老人发米、发面、发油。有个村民出了车祸,第一个赶到医院的,是村委会干部。农村工作,村民看党员,党员看两委,两委看“班长”,不管大事小事,都要让村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村民满了口袋,不能空着脑袋。村里投资280万元建了文体广场,有气派的大舞台,还有为民服务中心、幼儿园等等。每年春节都要组织联欢会,村民就是演员,就是“明星”。他们自编自演小品、三句半,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庄稼人富了,就想着多为村里做点事。村里21个老人自发组成“便民志愿者老年团”,义务打扫村内卫生,轮流值勤,协助治安。汶川地震那年秋天,村里一位有57年党龄的老党员倡议为灾区做棉被,村党支部买来新被面、新棉花。村委大院里一下子来了32名大娘,只用半晌功夫就做好10床崭新的棉被。前年村民搬进二层楼,过年时有村民给村委会端来热气腾腾的肉丸子、大饺子,俺几个心里可暖和了。

  现在,俺村村集体收入一年有500多万元,户户住小楼,人人有活干,天天有收入。去年春节还照了全村的“全家福”,连在外头工作回来过年的人都加入了,老家富裕和睦,他们脸上也有光彩。

  (本报记者 刘成友整理)

  投稿信箱:rmrb5b@163.com

  投稿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总编室“我这五年”栏目

  邮编:100733

责编:李艳菲

1/1

  相关链接: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