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三农新闻农业节目农经视讯经济

回乡创业离不开“匠人精神”

三农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2015年07月01日 10:04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张凤云

  “匠人精神”是一种气质,需要排斥心浮气躁与急功近利,求的是一种长远发展。如果我们能从乡村土地上源源不断供给出既有极致品质又凝聚了乡村人的精气神的产品和服务,如此,不仅使村民们能过上一种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又何愁面临凋敝的乡村不会焕发生机?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并要求,抓好《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纲要(2015~2017年)》的落实。政策的利好鼓舞人心,但是回乡后创什么业,如何创业?恐怕是每个回乡或者打算回乡的人必须慎重思考的问题。

  回乡创业潮已不是第一次。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就有一波回乡创业潮。然而有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人是回去开个商铺,或者挤进早已饱和了的低端作坊里,在传统的销售方式下做着低端产品。这种回乡创业不管是对创业者本人或是对乡村经济,效果可想而知。过了温饱阶段的社会里,粗制滥造的产品、服务显然已不合时宜。

  当然,有人会说,如今时代已经不同,“互联网+”便是乡村的一次机遇,它可以把信息流和物流全数再造,彻底踩平传统销售渠道。那些方兴未艾的淘宝村以及那些从中尝到甜头的头脑灵活的农村青年们不就是证明么。即便如此,“互联网+”总是在有好的产品的基础上才能如虎添冀。提供优质精良的产品,当然也包括服务,不仅是大工业的底线,也是广大乡村重回活力的根基,更是个人创业的根本。而这优质精良的产品,又非得依赖严谨认真的态度去实现不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匠人精神”。

  从某种角度来讲,我们的乡村也并不缺少资源,有的地方盛产竹子,有的地方渔业资源丰富,有的地方陶土很多,有的地方有山有水。再不济的山沟沟里,也曾活跃着各种各样的匠人。乡村的这种差异本身就是一种资源,也不妨看做是一种创业的机会。

  我们的乡村本也不缺少“精神”。记得小时候老家的村市上就出售一种篦子,是由当地生产的一种高粱秆做成的。农闲时,手艺人就坐在一条小板凳上,两腿夹着一根粗笨的木夹子,一针一针地钉下去,一坐就是一整天。做工也是相当讲究的,要经过选材、搓绳、针穿、编织、刀裁等多道工序,才能拿到集市上销售。几分钱一斤的高粱秆做成这样的篦子,一个最少也能卖上几块钱。

实时热点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种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农业视频



860010-1133010100
1 1 1